




來往又臨冬,攀山追一夢。迎著初冬的清簡,規整著多年來的臨床醫案,彰顯著對職業和生命的赤誠和熱愛。近半年來,我院副院長、兒科專家張煒整理的四個經驗方,即小兒風熱感冒方、麻黃附子地黃飲、柴葛大青龍湯、“夜哭郎”安貞湯接連被《中國中醫藥報》采用刊登。
《中國中醫藥報》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的中醫藥行業權威性報刊,在行業內享有極高聲譽,是溝通中醫藥臨床學術的橋梁,是發布中醫藥科研成果的平臺,是了解中醫藥行業動態的窗口。
大醫精誠,誠見傳道之心;醫道唯難,難舍習醫之命。
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對于兒科專家張煒而言,解決本領恐慌和補足精神之鈣最好的方式就是堅持學習。在醫院業務管理的路徑中,他秉持中西醫結合的理念,為提高臨床技能、夯實專業基礎、強化中醫思維,他大力推動臨床醫師“西學中”,在醫院上下掀起了一股經方學習的熱潮,極大地推動醫院內“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濃厚氛圍的營造。


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已滿花甲的他仍然每天在診室和病房間來回穿梭,持續學習已融入他的生活,根植他的基因。業務學習是他高頻提及的詞語,在科室自主和醫院集體的業務學習中,強調狠抓基本功,針對臨床醫師的業務學習從中醫藥的理論基礎、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訓抓起。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用醫道捍衛中醫,繼承、發展中醫是他畢生的夢想。德術一體,潛明合予是他在師承帶徒上堅守的信條。讓學生們臨床跟診之外,他經常帶領學生參與“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常態化進行科普宣講,把中醫文化的種子撒播開來。由知到信、由信到行,他正在逐步成為徒弟們為學、為事、為人示范的“大先生”。






小兒風熱感冒方的組成是:葛根、桑葉、蟬蛻、荊芥、薄荷、浮萍、連翹、生石膏、甘草。該方由大青龍湯變化而來,是治療小兒發熱的經驗方,適應證是發熱、自汗,咽弓紅赤,脈浮緩或浮數,證屬風熱外襲者。小兒風熱感冒方倡導了傷寒溫病匯通之理(“用荊、薄、浮萍代替麻、桂、生姜,變辛溫解表、甘涼清熱為辛涼解表、甘涼清熱,依然是表里雙解之劑”)。用傷寒大青龍湯之理法,通溫病諸方辛涼之藥品,以生辛涼解表,疏風散熱之功用。
麻黃附子地黃飲的組成是:麻黃、炮附子、細辛、熟地黃、山茱萸、肉桂、麥門冬、五味子、石斛、肉蓯蓉、巴戟天、石菖蒲、茯苓、桃仁、紅花、地龍、紅景天。由麻黃細辛附子湯、地黃飲子、桃紅飲加減而成,是治療小兒咳喘的經驗方,適應證是小兒肺炎、哮喘、肺部真菌病、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屬腎虛血瘀、風寒稽留證者。麻黃附子地黃飲再現了“兒科之圣”錢乙結合小兒體質特點由”醫圣“張仲景崔氏八味丸減桂、附組六味地黃丸之妙(“腎氣虛弱者以地黃飲子滋陰溫陽,以小兒腦竅未閉,不用遠志、薄荷”)。尋求咳喘致病之本,不擅用補益之劑,充分體恤小兒體質,組補腎化瘀,辛溫宣肺,止咳平喘之效方。
柴葛大青龍湯的組成是:葛根、柴胡、生石膏、黃芩、麻黃、杏仁、桂枝、羌活、生地黃、玄參、麥門冬、白芍、生姜、炙甘草。由大青龍湯、柴葛解肌湯、增液湯化裁而來,是治療“寒包火”發熱的經驗方,適應癥是小兒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等證屬外寒里熱者。此方引“太陽以麻、桂解表,石膏清里。少陽以柴胡解表,黃芩清里。陽明則以葛根解表,芩連清里?!保ㄗ蠹驹啤秱擃惙絽R參》)組柴葛大青龍湯充分體現臨證中的六經辨證之思。在宣解傷寒三陽之邪熱時,兼取溫病顧陰存液之驗方,共作辛溫解表,清熱養陰之功用。
“夜哭郎”安貞湯的組成是: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黃連、黃芩、白芍、炙甘草、生龍牡、甜葉菊。該方是合用經方豬苓湯、黃連阿膠湯加減組成,是治療嬰幼兒夜啼(俗稱夜哭郎)的經驗方。臨床應用30多年,傳習了陰陽之悟(“脈微細、舌淡胖為少陰陽虛,脈微細、舌瘦紅為少陰陰虛,脈微細、舌淡紅而胖為少陰陰陽兩虛”)。見證了一位老中醫在日復一日的中醫思維臨證中體悟出《黃帝內經》陰陽生萬物、《傷寒雜病論》憑脈辨六經、《溫病條辨》舌象析寒熱等理論互相融和的問道歷程,合用傳世經方創見滋陰利水,安神定志之劑。


張煒、中共黨員、兒科專家、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導、南陽張仲景醫院副院長、國家衛計委新生兒復蘇省級師資、南陽第一屆中醫十大名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河南省重點中醫學科(??疲ь^人、南陽市拔尖人才、南陽市學術技術帶頭人、第三批享受南陽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南陽市新冠肺炎疫情抗疫一線記功獎勵,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工作個人三等功,河南張仲景大藥房有限公司張仲景國醫館特聘專家,河南省著名中西醫結合兒科專家。
他從事兒科臨床工作近40年,中西醫兒科理論深厚、經驗豐富、療效卓著,致力于中醫兒科、新生兒急救、兒科急救及小兒各系統疾病的診治。他先后獲得南陽市勞動模范、河南省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南陽市名中醫、南陽知名品牌南陽名醫、南陽知名兒科醫生等榮譽稱號,曾榮獲“河南省優秀醫師獎”和“南陽市青年科技獎”。他先后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地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主編《國家中青年名中醫·張煒》等專著5部,參編《實用中醫兒科學》(第3版)等專著8部,發表專業論文50余篇。

文字整理 || 鄭亞飛
編輯 || 張軍彥
初審 || 劉強 范紅英
終審 || 王曉輝
地址:南陽市濱河大道1888號雪楓橋畔
公交:19路、29路、33路、35路終點站
聯系方式
急救電話:83975120 83811111
院辦:83978888 人事:83976999
宣傳:83976168 財務:83976888
醫保:83976103 體檢:83976200
掛號電話
83976006 83976008 (門診)
83976606 (國醫館)
科室電話
內一科:83976531 內二科:83976651
內三科:83976228 內五科:83976118
外一科:83976515 外二科:83976088
骨傷一:83976528 骨傷二:83976093
皮膚科:83976773 耳鼻喉:83976762
婦產科:83976669 兒一科:83976086
兒二科:83976065 兒三科:83976096
腫瘤一:83976176 腫瘤二:83976651
腫瘤三:83976320 肛腸科:83976709
推拿科:83976535 針灸科:83976239
康復科:83976525 國醫館:83976928
檢驗科:83976860 中藥房:83976579
PET/CT:83976018 治未?。?3976267
識別圖中二維碼 關注我們
創百年品牌 做百年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