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疊秋色遠,半卷冬來逢。近些時日,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受外來輸入性病例影響,我市中心城區持續開展核酸“清零行動”,防控任務繁重艱巨。
低頭看清自己的路,抬頭看見自己的天空。作為全國唯一一家以醫圣“張仲景”命名的三甲中醫院,又地處醫圣故里,在疫情防控面前,自當使命在心、責任在肩。醫院既要維護保障正常的醫療秩序,還需兼顧疫情防控支援協助任務。醫院自上至下戮力同心,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踐行著為民服務的宗旨,志愿者主動參與,他們同心同德、逆向而行,共同勾勒出一幅精準防控的生動畫卷。
醫院黨委和班子成員在醫療秩序有序進行和助力全市科學精準防控上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黨委書記、院長韓麗華經常忙碌到深夜,多次召開緊急會議,詳盡具體部署任務;中共黨員、副院長張煒組織動員醫護人員、中共黨員、副院長常曉日夜巡查院內疫情防控、副院長鄭召平精細落實防控要求,協調護理人員;負責后勤保障、物資供應的副院長代西平,時常加班至深夜;封控在家的黨員、志愿者、醫護人員,主動到社區和小區報備,加入志愿者服務。
一滴水中觀滄海,一粒沙中看世界。今日醫院之絢爛多姿,皆因這些“仲景人”在崗位上默默堅守、在付出中踐行初心,在疫情中發光發熱。認真投入工作的人都明白,他們通過“沉浸式”的努力換來的不是波瀾壯闊,更多是自我價值的呈現和內心世界的安寧。
聞令而動 迎難而上
把擔當和責任留在朝暮之間,可以溫暖一整個冬天。
11月7日晚21點,醫院接到市中醫藥發展局緊急通知,黨委書記、院長韓麗華親自部署、組織協調,迅速抽調11名“仲景大白”和兄弟醫院其他醫務人員一道組成“南陽中醫醫療隊”馳援鄭州。8日抵達鄭州豫康新城南區后,立即投入工作,設置診療區域,和南陽中醫醫療隊伍一道,為疫情的精準防控積極做出仲景貢獻。中共黨員、主任中醫師、副院長姬同超在鄭期間,因有高血壓病史,需長期服藥與高頻次飲水,身著厚厚的防護服,克服困難控制攝水量,只為更可持續地參與診療。
走進學校 上門入戶
一個人的美麗和優雅,是沉淀所有經歷過的往事以后,內心愈發堅強又安謐。團隊的成長和蝶變,是在共同面對挫折和煎熬后,散發堅固且明朗的氣質。
自11月8日以來,我院自接到上級部門通知伊始,即快速反應、協調人員,不折不扣地執行任務,全心全意應對突發狀況。李勝春醫師支援南陽方艙醫院為抗疫防控助力;醫護人員每天走進南陽師范學院、南陽農業職業學院、南陽市第八中學等地開展全面核酸檢測;醫院下轄的仲景社區第一衛生服務中心,協調物資,加派人手,在轄區內上門入戶采集核酸樣本。
11月10日晚八時,醫院接市衛健體委通知,需凌晨對管控小區進行精準核酸檢測。院黨委緊急召開碰頭會,快速反應,50名“仲景大白”挺身而出,緊急集合,經統一院感培訓后,整裝待命,于11日凌晨馬不停蹄、席不暇暖,緊急馳援各封控小區,為守護居民百姓的健康勇毅前行。
仲景人,集體迎難而上,展現著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使命擔當;仲景人,昂揚積極向上,演繹著仁心仁術、濟世救民的炙熱情懷。對于仲景人而言,他們釋放的每一束光、每一份熱,都能照亮一段路,溫暖一些人。








初冬的冷寒,終究會被陽光淺暖所替代。生活真正的意義是有風有雨,有苦澀有甜蜜,熬過挫折,總會風住、雨停、霧散盡。團結可愛的仲景人正潛心精進、積淀歷練,等草長鶯飛、候春暖花開。

編輯 || 張軍彥
初審 || 劉強 范紅英
終審 || 王曉輝
地址:南陽市濱河大道1888號雪楓橋畔
公交:19路、29路、33路、35路終點站
聯系方式
急救電話:83975120 83811111
院辦:83978888 人事:83976999
宣傳:83976168 財務:83976888
醫保:83976103 體檢:83976200
掛號電話
83976006 83976008 (門診)
83976606 (國醫館)
科室電話
內一科:83976531 內二科:83976651
內三科:83976228 內五科:83976118
外一科:83976515 外二科:83976088
骨傷一:83976528 骨傷二:83976093
皮膚科:83976773 耳鼻喉:83976762
婦產科:83976669 兒一科:83976086
兒二科:83976065 兒三科:83976096
腫瘤一:83976176 腫瘤二:83976651
腫瘤三:83976320 肛腸科:83976709
推拿科:83976535 針灸科:83976239
康復科:83976525 國醫館:83976928
檢驗科:83976860 中藥房:83976579
PET/CT:83976018 治未?。?3976267
識別圖中二維碼 關注我們
創百年品牌 做百年名院